中青在線北京8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wèi)院士在回答“近幾年一些期刊出現了中國論文被‘下架’,,如何維護學界風清氣正氛圍”的問題時表示,,對這些學術不端事情的嚴肅處理,將對“幽靈寫作”,、“幽靈評審”行為起到重要,、關鍵的制止作用,。目前,以科技部為主要的協調方,,十幾個科技部門進行了幾次聯席會,,“處理的堅決程度非常令人信服”。
今年4月21日,,全球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發(fā)布聲明,,該集團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所刊登的107篇論文。此次被撤稿論文的作者全部來自中國,,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編造審稿人和同行評審意見,。這一舉動在中國學界乃至整個社會引起軒然大波。
楊衛(wèi)今天表示,,就國家自然基金委而言,,對于這類學術不端問題有兩種處理情況,一是如果發(fā)現有學術不端或者被撤稿等行為,,這篇文章標注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國家自然基金委就要進行處理。其次,,如果有人拿被撤稿的論文,,作為基礎來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基金委也要“重新審閱”,。
就這次事件而言,,楊衛(wèi)說,在107篇撤稿論文中,,共有18篇接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因此主要對這些進行處理調查。此外,,107篇撤稿論文涉及作者500多人,,他們在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時,有的也采用了撤稿內容,,經過國家自然基金委排查,,今年涉“撤稿”的申請項目一共51項,目前已經全部終止評審程序,,不予受理,。
“因為你申請基礎中的某一項,,是一篇造假的論文”,,楊衛(wèi)說。
他還透露,,本月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監(jiān)督委員會的全體委員,,對這些調查情況進行了討論,有關的處理決定將于近期公布,。他說,,屆時將會對70多位相關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取消50多位責任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1到7年,。
根據當天楊衛(wèi)發(fā)布的數據,,截至8月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接收各類項目申請194966項,。經評審,,批準資助40860項,資助直接費用1997346.66萬元,。預計至9月底,,本年度科學基金項目經費撥款累計將達到241.84億元左右,占到今年全部計劃撥款的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