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團委(團總支):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學考察時講話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fā)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yè)全過程、融匯在事業(yè)追求中,。”深化中石大青年對“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認識與實踐,自覺將“小我”成長融入“大我”,,將人生選擇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結合起來,,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和要求組織開展本年度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一,、活動主題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
二、實踐主題
1. 喜迎“二十大”
為了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深刻理解建設科技強國,、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等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重點項目,并圍繞其開展實踐體驗,,切身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切實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2. 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足跡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工作過的重要地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的重要足跡,,通過實地探訪、歷史尋訪等方式,,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地的工作歷程和重要考察足跡,,研學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的精神要義,充分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世界胸懷和歷史擔當,。
3.回望團的百年光榮之路
建團百年之際,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發(fā)揚偉大奮斗精神,。鼓勵學生走訪紅色景點,觀看紅色影片,,不忘青年在國家危亡之際的覺醒與犧牲;引導學生學習青年楷模,,把握時代脈搏,,關注青年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應有的責任與擔當。采用組織宣講,、自媒體推廣等多種方式宣傳,,使更多的青年堅定信仰不懈奮斗。
4.鄉(xiāng)村振興
聚焦鄉(xiāng)村振興,,緊緊圍繞鄉(xiāng)村文化,、鄉(xiāng)村生活生態(tài)空間、鄉(xiāng)村生態(tài)環(huán)境,、鄉(xiāng)村產業(yè)等方面開展重點調研,,提出幫扶計劃、幫扶目標,、幫扶措施,,真正做到精確幫扶、積極建言獻策,,爭取更廣泛的幫助和支持,。
5.弘揚勞動“真善美”
結合志愿活動,,深入基層開展勞動教育主題實踐或調研,傾聽廣大勞動者的真實聲音,,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講好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工匠故事,,感受和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爭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6.“傳遞關愛”暑期支教
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的治本之策,,走進教育資源匱乏地區(qū),開展暑期支教活動,,點燃學生的夢想與希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習慣,。同時,,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社會的意識,,用支教行動帶動更多的人關注偏遠地區(qū)的教育。
7.保護綠水青山
走進農村基層,、縣域城鎮(zhèn)和城市社區(qū),,圍繞雙碳目標、節(jié)能減排,、環(huán)境污染,、水資源保護、垃圾處理,、氣候變化,、資源開發(fā)、自然災害預防等內容,,開展科普知識宣講,、社會調查研究、建言獻策等活動,。
8.筑夢南華
赴學校定點幫扶縣-云南省楚雄州南華縣,,圍繞經濟生產方式、人文環(huán)境、生活方式,、教育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開展深度調研,實地了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情況,,不斷提升學校幫扶的廣度和深度,,助力學校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新征程中再創(chuàng)佳績、再立新功,。
9.中國夢,,石油行
了解石油企業(yè)文化和一線生產,體會石油文化傳承,,感受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壯大以及石油精神對人才培養(yǎng)的熏陶,,將自身的成長與石油行業(yè)命運緊密相連。
10.尋訪校友行動
2023年是學校70周年校慶,,通過尋訪和調研優(yōu)秀校友,,了解其求學、工作,、生活中的經歷,、感受及故事,感受校友力量,、學習校友精神,;同時增強校友對母校的情感,播種濃濃石油情,、校園情,、師生情、同學情,;厚植校園文化,,擴大學校影響力和美譽度。
三,、實踐內容
1.實踐形式
參與社會實踐的團體要充分運用信息化、網絡化的模式拓寬社會實踐活動實施維度,,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訪談、視頻交流等形式開展實踐調研,、人物訪談,、社情觀察、志愿服務,、扶貧帶貨,、創(chuàng)業(yè)實踐等。
2.團隊要求
每隊學生人數為3-15名,其中隊長1人,,并明確掛靠管理單位,。每隊需配指導老師1人名。指導教師可自行在學校各教學單位,、職能部門和群團組織等機構中選擇,。
3.實踐成果
(1)實踐總結、論文,、調研報告,、訪談記錄、觀察報告或工作報告,;
(2)個人總結,,側重個人經歷和心得體會而非實踐日記;
(3)每支實踐團隊至少提交5張記錄和反映實踐活動開展實況的精彩照片,;
(4)根據團隊能力,,選交實踐活動微電影或紀錄片視頻;
(5)其他能反映實踐活動成果,、展現青年學子風采的材料,。
四、實踐流程
1.申請立項(5月22日至30日)
社會實踐項目需學生團隊負責人在5月30日14點前完成線上系統(tǒng)的申報和指導老師審核,,提交至各掛靠單位,。
申報入口:https://sct.cup.edu.cn/dcplan/info/NDYyLWVmMTI4ZQ
2.啟動儀式(暫定6月初)
學校組織啟動儀式
3.立項審核(5月31日-6月10日)
各掛靠單位針對團隊申請情況和實踐安全性進行立項審查。
4.實踐培訓(6月中旬)
學校會開設專項培訓講座,,對已立項的實踐團隊進行如攝影技巧,、紀錄片拍攝技巧、成果撰寫等培訓,。
5.實踐開展(6-8月)
6.梳理成果,、結項評優(yōu)(8月中下旬)
所有團隊提交成果材料并通過掛靠單位結項答辯方可結題。根據學校答辯成績評定優(yōu)秀團隊,、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優(yōu)秀指導教師等獎項,并推薦參加市級及以上評獎評優(yōu),。
五,、工作要求
1.安全第一,廣泛參與,。本年度社會實踐需在充分考慮各地疫情現狀的情況下酌情開展,。各院制定本學院社會實踐具體實施細則,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廣泛動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要求全部有線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同學購買意外險,。參與學生應嚴格遵守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部署要求。社會實踐進行過程中不聚集不扎堆,,安全第一,。
2.注重質量,做好宣傳,。各學院應至少設置一支重點團隊,,各社會實踐團隊需有一名指導老師,指導老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加強對團隊成員以及實踐思路的指導,。實踐過程中,各學院建立暢通的信息上報機制,,將好的做法和成果及時宣傳上報,。
3.嚴密組織,培育成果,。校團委應做好全校社會實踐統(tǒng)籌協(xié)調工作,,并于秋季學期組織實踐成果總結評比,展示風采,,激勵先進,,擇優(yōu)調研成果進一步培育轉化,推薦參加相關比賽,。
共青團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委員會
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生工作處
教務處
2022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