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燦教授80壽辰系列報告”第一講成功舉行
發(fā)布時間:2009-12-01 | 來源:機電工程學院 | 作者:王瑩瑩 | 瀏覽量:
11月28日上午,,由機電工程學院主辦的“方華燦教授80壽辰系列報告會”第一講在三教108舉行,。精神矍鑠,、神采飛揚的方華燦教授就“發(fā)揮優(yōu)勢,,提高素質,,迎接光榮艱巨任務”為題給全校師生做了一次精彩的報告,。
方華燦教授以漢書中“高奴有淆水可燃”,、“祠天封苑火井于鴻門”為切入點,,講述了中國海油提出的“向深水領域進軍,,向深水技術挑戰(zhàn)”深海石油戰(zhàn)略,,深刻剖析了我國石油工業(yè)的輝煌歷程,及其從陸地轉向海洋的工業(yè)研究背景,,并從“兩論”起家,、“三鉆定乾坤”、建“地宮”等實例,,講述了大慶石油會戰(zhàn)時“頭頂青天一圤,,腳踏草原一片”、“住干打壘,,吃野菜”,、“三塊磚頭一架鍋,,蚊子嚇人一窩窩”的艱苦環(huán)境,闡述了“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的大慶石油精神及其在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
當談到石大學子要肩負的光榮使命時,,方華燦教授說,馬克思曾經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我國海洋石油工業(yè)要想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就必須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登山隊伍,,培養(yǎng)出頂尖人物的預備隊,并從王選,、錢學森等一代科學家的理想,、品德和科技素質等方面教導青年學生要勇于創(chuàng)新,踏實肯干,,并向學生寄予了“立足現(xiàn)在,,登山隊員;放眼未來,,頂尖人才,;光榮艱巨,任重道遠”的深厚期望,。
最后,,方老站在石油戰(zhàn)線老兵的立場上,就如何進行素質提高,,向廣大的學生提出了“著眼素質,,立足能力;樹立理想,,修養(yǎng)品德,;勤奮讀書,刻苦實踐,;培養(yǎng)作風,,改進思維;鍛煉身心,,健全體魄”的要求,,希望年輕的石油后輩能夠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發(fā)揮優(yōu)勢,提高素質,,在實現(xiàn)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不斷勝利。
報告會座無虛席,,整整持續(xù)了近四個小時,。方教授聲音洪亮、談吐清楚,、思維敏捷,、激情澎湃,特別是其超人的記憶力和深厚的英語,、日語,、俄語等語言功底使得在場的所有人都對這位80歲的老人表示欽佩和敬仰。會后,,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以方教授為榜樣,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將來為我國石油工業(yè)貢獻力量,。
附方華燦教授簡歷: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我國海洋石油工程學科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原籍安徽定遠,,1930年3月9日出生,中共黨員,,1952年8月畢業(yè)于天津北洋大學(即今天津大學)機械系,。歷任清華大學石油系教師;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自北京遷校山東后改名)機械系副主任、主任,;1984年起任華東石油學院副院長,、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1992年任石油大學(北京)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96年退休,。退休后,任石油大學(北京)機電工程學院教學專家組組長12年,;2009年又開始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專家組組長,,同時還擔任中國石油和石工設備工業(yè)協(xié)會顧問。曾為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了“石油鉆井機械”,、“海洋石油鉆采裝備與結構”,、“機械振動學”等課程11門;曾開展了“海上結構物的安全與可靠性研究”等10余項課題的科研,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10項,,我國專利2項,;共發(fā)表論文約200篇,其中,,在國外刊物上發(fā)表40多篇,,為SCI和EI等收錄近30篇;培養(yǎng)出研究生近40名,;出版了《海洋石油鉆采設備理論基礎》,、《海洋石油鋼結構的疲勞壽命》、《冰區(qū)海上結構物的可靠性分析》,、《Mechanism Design》,、《Design of Mechanical Elements》、等著作14部,;曾建立了用于海洋石油工程的“模糊概率斷裂力學”新學科分支,,并于1999年出版了專著《模糊概率斷裂力學》。1992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