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網(wǎng):塔里木油田的采氣人
發(fā)布時間:2019-11-20 | 來源:宣傳部 | 瀏覽量:
幾十年來,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fā)成就斐然,,天然氣供給15個省市,、120多個大中型城市4億居民和3000余家企業(yè),成為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新京報記者見證了石油人找氣,、鉆探、開采,、集輸?shù)倪^程,,如何把荒漠上一口井所產(chǎn)的油氣,送進繁華都市千家萬戶,。
一個是沿海城市上海,,一個是距離海洋最遠的盆地塔里木,兩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如今僅有一餐飯的距離,。
打開燃氣灶,明黃淡藍色的火苗迸發(fā),,4000多公里之外的塔里木盆地,,6500萬年前白堊系巖層下的天然氣,汩汩流入上海的千家萬戶,,習以為常又必不可少,。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與昆侖山,、阿爾金山之間,,是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盆地。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稱為“生命禁區(qū)、死亡之?!?。在這片“死亡之海”的地下,,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目前已探明油氣資源總量178億噸。
幾十年來,,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探開發(fā)成就斐然,,目前共發(fā)現(xiàn)31個大中型油氣田,油氣產(chǎn)量當量達2800多萬噸,,塔里木油田向西氣東輸供氣超24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給15個省市,、120多個大中型城市約4億居民和3000余家企業(yè),成為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
新京報記者歷時一周,,見證了西氣東輸源頭塔里木油田石油人找氣、鉆探,、開采,、集輸?shù)倪^程,如何把荒漠上一口井所產(chǎn)的油氣,,輸送進繁華都市千家萬戶的廚房,。
物探:給地球做CT的先頭部隊
姓名:王中杰 職務:中國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塔里木物探處2100隊隊長
2019年10月26日,博孜北三維物探項目現(xiàn)場,,物探工人在地表打井,。
久處大山,王中杰沒有日子的概念,,要不是家人提醒,,他早忘了這一天是姐姐的生日。
今年48歲的王中杰從中國石油大學綜合勘探專業(yè)畢業(yè)后,,已經(jīng)從事22年物探工作,,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野外,長期的戶外工作使他皮膚黝黑,,走山路更加矯健,。
10月26日,王中杰跟往常一樣,,和隊員們進山進行物理勘探(以下簡稱“物探”),。這里是天山南麓,最高海拔3400米,,山上只長著稀疏的雜草,,山尖可以看到皚皚白雪,隊員們懸在山腰打井,,深紅工裝在山間顯得格外顯眼,。
2019年10月26日,塔里木盆地天山南麓,,由于地勢險要,,無法使用大型設(shè)備運送測量設(shè)備,物探工人們將測量設(shè)備搬運到山腰,。
他們此次進行的是博孜北三維物探項目,,操作工序煩瑣復雜。物探隊員們要在方圓1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鉆探21000口19米深的鉆井,,每口井周邊布置35萬個檢波器和串起這些檢波器的大小電纜,,布置的點位越精細,探測資料就越詳細,。“不管是什么地形,,每40米打一口井,,哪怕是山頂上,也要上去打井,?!蓖踔薪苷f。
在石油行業(yè),,物探處在產(chǎn)業(yè)鏈的最前端,,是第一道工序。物探隊被稱為尋找油氣的“先頭部隊”,。沒有路的地方,,就“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面對大山,,物探隊抽調(diào)17個精干隊員組建“飛虎隊”。飛虎隊員帶著鐵錘,、鋼釬和大繩,,徒手攀巖到山頂,打下鋼釬,,系好大繩,,開辟出一條條爬山的通道。
通道建成后,,就成為隊員們施工的必經(jīng)之路,。第一道工序測量組相對容易些,第二道工序鉆井組就非常困難了,。每鉆完了一口井,,就需要搬家一次。鉆井組隊員們要將2個空氣壓縮機,、3個發(fā)動機,、1個操作臺和15跟鉆桿合計250多公斤的設(shè)備從山下運到山頂。最難的一個地方,,30個人用了三四天時間,,才把機器運上去。“稍有閃失,,人就會從山上掉下來,,非常危險?!?/span>
2019年10月26日,,新疆塔里木盆地,天山南麓,,物探工人要通過繩索才能爬到山腰作業(yè),。
塔里木環(huán)境異常惡劣,在以往的施工中,,王中杰和隊員們探路時,,一群人掉進了結(jié)冰的水庫。還有隊員掉進了刀片山的石縫里,。有一次突遇山體滑坡,,道路中斷,4名隊員被困山頂,,他們把僅剩的幾包香煙點著,,連同隨身的挎包也燒了取暖,等待救援,。還有一名隊員在沙漠迷路,,因為沒有信號,人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脫水,。
“地球物理勘探就是在地表上打井,,井底放置炸藥,利用炸藥人為制造地震,,地震波傳到地下再反射上來,,繪制出地下地質(zhì)構(gòu)造,分析巖層成油條件,,就像給地球做CT一樣,。”王中杰介紹說,,物探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干最高科技的活。
王中杰和他的隊員們已經(jīng)在山里待了四個多月,,早晨7點出門,,下午5點下山,“最遠的地方,,下山要走三個半小時,?!彼麄冊趲资锿獾男℃?zhèn)上租了民房,午飯是自帶的干馕,,趕上雨雪封山,,只能住在山里臨時搭建的帳篷里。
23年來,,王中杰參與的二維物探項目26個,,達到8854公里,比北京到庫爾勒一個來回還要長;參與的三維物探項目21個,,達到7736平方公里,,面積相當于兩個半北京。王中杰所在的2100隊為“西氣東輸”第一氣田克拉2氣田承擔了塔里木盆地第一塊山地三維物探,,他們提供的精確地震數(shù)據(jù)為后續(xù)勘探提供了有力幫助,被稱為“山地三維第一旅”,。
鉆探: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姓名:周健 職務:塔里木油田勘探事業(yè)部庫車勘探項目部主任
2019年10月27日,,新疆塔里木油田,克深17井,,鉆井工人正在下鉆桿,。
“如果說物探是給地球做CT,鉆探就是給地球做外科手術(shù),,打口井分析地下是否含油氣,。”周健說,。
他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是打預探井,,需要長期駐扎野外。石油人去一線工地,,被叫做上前線,,而周健平均每年在前線220天左右,被同事們稱為“拼命三郎”,,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勘探行業(yè)定義4500米以下的井為深井,6000米以下為超深井,,而庫車山前地質(zhì)超深,、超高壓、高溫復雜,,被稱為全世界最難的鉆井勘探區(qū)域,,井深往往打到7000米到8000米,鉆探周期長,,成本成倍增加,。
和物探一樣,打預探井也是為了尋找資源,但相比于物探,,鉆井的資金消耗巨大,,平均一口井成本在1.5億到2億元之間,是燒錢的項目,。
“我們在尋找資源,,也要節(jié)約資源?!苯衲?6歲的周健畢業(yè)于成都理工大學石油工程專業(yè),,作為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一直潛心研究如何利用技術(shù)提高鉆井效率,、縮減成本,,“鉆井是多專業(yè)密集型的工作,涉及地質(zhì),、鉆井工藝,、固井、泥漿,、井控,、測井、錄井,、試油等多個專業(yè),,打井既要實現(xiàn)地質(zhì)目的,也要縮短周期降低成本,?!?/span>
2010年克深7井,完鉆井深8023米,,創(chuàng)庫車山前復雜井地層最深紀錄,,用時748天。2014年,,打克深902井用時368天,,鉆至井深8038米,不但刷新了最深井紀錄,,打井周期還節(jié)約了380天,。到了去年,他率隊打的克深21井,,深度8098米,,周期降到了300天,成本節(jié)約了2個多億,。
10月27日,,烈日下,,寒風中,克深17井40米高的井架上,,井架工將28米長的鉆具一柱一柱地下到井筒之中,,周健也攀上井架,挨個檢查,。
“鉆井一年365天不停,,一天24小時不停?!便@井遇到的問題不可控,,最可怕的是遇到井控險情,如果控制不住,,就會形成井噴,,導致事故,所以他的手機必須24小時保持開機,,隨時到現(xiàn)場,。
2019年10月3日,周健率隊打的7780米深的博孜9井試井成功,,日產(chǎn)天然氣41.82萬立方米、凝析油115.15立方米,,成為塔里木油田一年之內(nèi)在天山南部發(fā)現(xiàn)的又一個千億方級大氣田,,這也標志著塔里木盆地第二個萬億方大氣區(qū)已然確定。
試井放噴那天,,周健專門趕到現(xiàn)場,,看到噴出的火焰長達10多米,頓時覺得暖暖的,,“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勘探獲得重大油氣發(fā)現(xiàn)?!?/span>
塔中采氣: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姓名:陳新偉 職務:塔中油氣開發(fā)部第一采油氣作業(yè)區(qū)副經(jīng)理
2019年10月29日,塔中,,夜幕下正在運轉(zhuǎn)的抽油機,。
高溫浮塵、風沙肆虐,,鋪天蓋地像堵沙墻的沙暴說來就來,,一望無際的沙漠,連挪栽的榆樹,、柳樹都死了,,陳新偉所在的塔中,,無疑是最艱苦的地方。第一次踏進塔中,,別人用荒涼寂寞來形容,,但陳新偉并沒覺得,“你是來干事情的,,每天忙個不停,,哪有時間去感受荒涼?!?/span>
這里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號稱“死亡之?!薄吧麉^(qū)”。塔中,,則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
這里流傳的一個故事是,有一年塔中一個承包商單位來了20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第二天走了19個,,剩下的唯一一個是睡過頭了。陳新偉一待就是22年,,是堅守沙漠腹地時間最久的石油人,。
1997年,陳新偉帶隊到塔中建設(shè)120萬方天然氣處理裝置,,第一次踏進沙漠腹地,,就創(chuàng)下兩個全國之最,“一是這套處理裝置屬當年全國自動化程度最高,,要求極嚴,,要一次建成投產(chǎn)難上加難;二是塔中油田屬于勘探開發(fā)初期,地處沙漠腹地,,補給全靠500公里之外的庫爾勒基地,,全國最苦?!?/span>
不過陳新偉并不覺得苦,,“那時候看到一個進口的自控閥門都覺得新鮮,一心撲在設(shè)備上,?!?/span>
陳新偉還記得,2000年春節(jié)前夕天然氣處理裝置的制冷壓縮機出現(xiàn)嚴重故障需要重新購置更換,,否則處理的天然氣不合格會嚴重影響下游用戶和老百姓用氣的質(zhì)量,,他就在塔中過春節(jié),。大年初一,新設(shè)備剛到,,他和同事就急不可耐地跳進了車里,。
天然氣處理同樣與危險相伴。2003年大年初一晚上8點多,,大家正在吃年飯,,120萬方裝置主控室緊急報告:空冷器管束發(fā)生嚴重刺漏。
陳新偉火速趕到現(xiàn)場搶險,,危機之中他脫下工服撲滅了一名搶險人員身上的火,,指揮搶險隊對周邊儲存油氣的容器、管線進行噴淋降溫,,避免次生險情發(fā)生,。
這次意外發(fā)生后,塔中的安全管理水平逐漸邁向標準化安全管理,。“以前管線漏了,,就根據(jù)經(jīng)驗清油,挖坑,,焊接管線,,甚至還有員工在坑邊抽著煙參與搶險,因為那時大家認為油里扔個煙頭都不會著火,。推行安全標準化之后,,必須拉警戒線,清理易燃易爆物,,清除火源,氣體檢測合格才能施工,,同時周邊專人消防監(jiān)護,、監(jiān)督,觀察風向標,?!标愋聜フf。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這是塔里木油田沙漠石油工人的格言。陳新偉對這句格言的解釋是,,“選擇石油,、選擇天然氣,就是選擇了荒涼,,你為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荒涼就一閃而過,,你如果混日子,在城市也覺得荒涼,。我站立的這個地方,,幾天后上海市民就會用上我輸送的天然氣,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span>
集輸:一個人,一口井,,一座城
姓名:盧慶慶 職務:克拉油氣開發(fā)部克拉處理站黨支部書記
2019年10月26日,,新疆塔里木油田,克拉2氣田克拉2-7井全景,。
2004年6月,,剛畢業(yè)兩年的盧慶慶主動申請參加西氣東輸主力氣田——克拉2氣田處理站的建設(shè)??死?氣田所在區(qū)域周邊全是褐紅色山體,,它們歷經(jīng)風蝕,形態(tài)各異,,被當?shù)厝朔Q為“魔鬼城”,。初來時他忍受不了這里荒涼,就靠各類書籍來打發(fā)時間,,最喜歡的就是天文,、物理、數(shù)學相關(guān)的科普書籍,。
“魔鬼城”之下,,是西氣東輸?shù)闹髁庠吹亍,?死?氣田探明天然氣地質(zhì)儲量2800多億立方米,,成為我國最大的整裝天然氣田,直接促成了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
克拉處理站的作用,,就是把周圍氣井的天然氣集中凈化處理。目前日處理天然氣1800多萬立方米,,可供5400萬人口一天的生活用氣量,,而高峰期處理量更是每天都超過了3000萬立方米。
盧慶慶覺得自己最開心的是解決切實的生產(chǎn)問題,,“就跟做數(shù)學題一樣,,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能解決,?!?/span>
克拉的冬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管道凍堵,是天然氣處理站面臨的最大問題,。電伴熱是一種解決管道和容器保溫和防凍方案,,因為電伴熱老化或者失效的原因,會造成電伴熱部分發(fā)熱量不夠或者不發(fā)熱的現(xiàn)象,,工人只能人工檢查電伴熱,,摘了手套用手摸,高處還要爬上爬下,??死幚碚竟灿?293條管線,工作量巨大,。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盧慶慶將靠溫差自發(fā)電的半導體接到電伴熱上,發(fā)光二極管置于電伴熱保溫層外,,巡檢人員看到二極管亮就能判斷電伴熱在正常工作,,經(jīng)過改造后,還能直接顯示電伴熱的溫度,。
今年2月份,,這項發(fā)明被授予了國家專利。
盧慶慶喜愛發(fā)明創(chuàng)造,,每年都有四五個專利,,至今已獲得20多個國家專利,使他成為塔里木油田天然氣處理的技術(shù)創(chuàng)新模范,。
盧慶慶介紹,,克拉2氣田目前有19口生產(chǎn)井,負責巡檢和維護的工作人員16人,,單井日產(chǎn)天然氣110萬立方米,,以每戶家庭日用天然氣一立方米算,平均一個人管理一口井,,一口井的采氣量可供一座300萬人口的城市家庭天然氣使用?!吧偃烁咝?,實現(xiàn)一個人、一口井,、一座城,。”
詳情見鏈接:
新京報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