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二十大】中石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 瀏覽量: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二十大作報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集中收聽收看大會開幕盛況,,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劉韻秋表示,,通過學習總書記作的報告,我深深感受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歷史的使命,,也是高度的政治自覺,,更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唯一選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建設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最根本保證,,作為黨員必須時刻牢記、時刻堅持,、絕不動搖,。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吳建偉表示,認真收看了總書記作的報告,,倍受鼓舞,,激動不已。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創(chuàng)造了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功業(yè),,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取得了歷史性偉大成就,。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必將指引我們黨在新的大考中交出合格的答卷,,在百年偉大成就基礎上開創(chuàng)新的不朽業(yè)績,,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新的高度。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要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思政課堂,、進學生頭腦,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自己的應有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院曹培強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全面總結了十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采取的一系列戰(zhàn)略性舉措,推進的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的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的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高瞻遠矚指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必將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凝聚起更加團結的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開創(chuàng)更加燦爛的偉業(yè)。作為一名在高校思政領域深耕三十余年的教師,,要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培養(yǎng)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崇高事業(yè)而不懈奮斗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使命無比光榮,,責任無比重大,,自己將以更加奮發(fā)有為的姿態(tài)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冠軍副教授表示,,作為一個長期從事黨史黨建教學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我對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的“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這一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印象尤其深刻,。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幾代領導集體都在堅持不懈地努力探索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引領中國實現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十年來的偉大實踐已經雄辯地證明,,我們黨正是依靠這個答案,,自我凈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根本性扭轉了黨和國家的內外發(fā)展環(huán)境,成就了今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偉大成就,。只要我們繼續(xù)堅定不移推行黨的自我革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就一定能夠實現。
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本科生班主任王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所作的報告令我大為振奮!總書記強調黨的青年工作的戰(zhàn)略重要性,,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明確目標和要求,。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和本科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將堅持以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心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堅持立德樹人、身正為范,,以真心對待學生,、以熱心幫助學生、以耐心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姿態(tài)實現自身發(fā)展與學生成長的同步推進,。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郭輝表示,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后,,我倍感振奮,、倍受鼓舞,為新時代十年取得的偉大變革,、偉大成就而振奮,。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其中青年人在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路途中譜寫了一部青年生力軍的壯麗詩篇,。青年是黨的事業(yè)不斷前進的重要依靠力量,作為新時代學生黨員,更應該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編輯 丁遠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