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團委組織開展“弦歌不輟七十載,實踐激揚青春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發(fā)布時間:2023-09-01 | 來源:團委 | 作者:王晴宇 徐衛(wèi)星 | 瀏覽量:
為深入落實“五育并舉”,,生動展現學校青年昂揚的精神風貌,,以優(yōu)秀的成績喜迎70周年校慶,2023年,,中石大團委面向本科生開設必修課《大學生社會調查與實踐》,,同時圍繞“青學”新思想、“青振”新農村,、“青筑”能源夢,、“青春”走基層四大主題,組織學生奔赴全國各地,,開展“弦歌不輟七十載,,實踐激揚青春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黨史,、強信念,,受教育、長才干。學校共有520支隊伍成功立項,,3914名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與2022年相比人數同比增長44.5%,。
“青學”新思想:學習百年黨史,,賡續(xù)紅色血脈
化學工程與環(huán)境學院“烽火青春 紅夢引航”紅色實踐團以“聯建、聯學,、聯研,、聯辦、聯創(chuàng),、聯育”為目的,,赴浙江嘉興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三下鄉(xiāng)活動,。期間,,學校黨委副書記文永紅與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舉行思政教育基地共建簽約儀式,為傳承紅船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匯聚磅礴力量,。
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西油記”團隊中外學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赴陜西延安,、咸陽、西安開展實踐活動,。為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紅色密碼”,,實踐團先后赴梁家河知青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馬欄革命紀念館等8個紅色基地調研學習,,利用數字化手段錄入447件“庫淑蘭”剪紙作品,建立云上非遺VR展,,同時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勞動。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7名同學組建渡江精神探索團,,奔赴江蘇省江陰市,,從“天安門”到“石庫門”,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查閱歷史資料,、觀看博物館展覽等方式深入了解、挖掘渡江戰(zhàn)役歷史,,并制作相關科普視頻,。
2023年是鐵人王進喜誕辰100周年。石油工程學院“傳承百載頌鐵人”實踐團前往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二公司鋼鐵1205鉆井隊駐地開展實踐活動,參觀鐵人工作場所,,開展實地調研,、理論闡釋,感悟鐵人精神的時代價值,。
“青振”新農村:凝聚青春力量,,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團委、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鄉(xiāng)遇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甘肅省瓜州縣廣至鄉(xiāng),,調研水庫移民后期發(fā)展情況,。團隊成員圍繞鄉(xiāng)村振興二十字方針,采用基于熵權法的多指標綜合評價法,,探尋廣至鄉(xiāng)發(fā)展成就,,運營廣至鄉(xiāng)小程序,為當地部門建言獻策,。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躬身實踐啟真章 同心共筑南華夢”暑期實踐團深入調研南華野生菌交易市場,、走訪玫瑰種植基地,依托“特色產業(yè)+直播平臺”優(yōu)勢,,創(chuàng)新開展“中外學生聯合電商直播”,,為南華特色產業(yè)發(fā)展拓寬銷售新渠道。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油子“E+”實踐團投身智慧助農,,設計研發(fā)全流程種植一體機,,探索機械化種植新模式,創(chuàng)建小程序,,推動全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外國語學院“心系城鄉(xiāng)協調發(fā)展,助永樂店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實踐團參觀西槐莊村科技小院和農產品種植基地,,以科技賦能,,助力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
團委“踐行復信精神 打造紅旅IP——‘一帶一路’產教融合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實踐團來到云南省南華縣,,分享身邊的中國—中亞故事,,前往龍川鎮(zhèn)石門村、河硐村鮮花大棚與加工工廠調研,,為產業(yè)增智賦能,。
“青筑”能源夢:推動“雙碳”達標,矢志能源報國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實踐團走進新能源智能應用園區(qū),,了解能源迭代歷程,,學習燃氣運輸和裝置的基本原理,了解新能源智慧現代化應用案例,,參觀核能研究院,,探索“雙碳”發(fā)展之路。
馬克思主義學院“清”振新鄉(xiāng)源清流潔實踐團來到門頭溝區(qū)了解清潔能源發(fā)展現狀,并在軍莊鎮(zhèn)西楊坨村開展家中煤改電設施實地走訪調查,,形成了鄉(xiāng)村能源發(fā)展計劃報告,。
經濟管理學院“深入祖國西部油田,傳承大慶鐵人精神”實踐團走進石油一線,,采訪石油領域勞動模范,,了解油田機械設備操作原理,在實踐中領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內涵,。
來自石油工程學院的“助雙碳能源強國,,迎校慶七十華誕”實踐團,,走進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舉辦“雙碳”座談交流會,參觀技術展廳,,尋訪優(yōu)秀校友,,共唱《我為祖國獻石油》。
“青春”走基層:躬身基層一線,,詮釋青年擔當
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色重跡”實踐團前往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向陽小區(qū),,調研了解生活類公共空間利用情況,分析延安市老舊小區(qū)的改造情況,,助力社區(qū)和諧,。
經濟管理學院“經世碳尋”實踐團在開展“雙碳”科普的同時,舉辦“周末英語沙龍”活動,,定期參與社區(qū)“鄰里家事”議事會,,并為黨群活動中心制作VR視圖,解鎖數字化服務社區(qū)新模式,。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青春+”星火實踐團自2019年起連續(xù)五年赴貴州省章漢小學教授機器人,、美術、音樂等特色課程,,開拓學生視野,,多措并舉推廣普通話。成員充分調研當地留守兒童現狀并形成調研報告,,根據報告內容開設心理課程,,關愛兒童成長。
(編輯 蘇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