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報”強國號:四維合力 辦好培根鑄魂關鍵課程
發(fā)布時間:2022-03-20 | 來源:現(xiàn)代教育報 | 瀏覽量:
“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比昵暗慕裉?,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中國石油大學名字里嵌著中國之心,、石油之魂、大學之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源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培養(yǎng)石油英才,、建設能源強國,,中石大使命光榮、責無旁貸,。
三年來,,學校以培養(yǎng)有著堅定理想信念和深厚報國情懷,,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聚焦思政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推動“課程-教師-課堂-實踐”四位一體建設,堅持課堂教學,、實踐養(yǎng)成和文化熏陶相統(tǒng)一,,將思想價值引領與石油精神教育相貫通,著力打造有特色,、有實效的思政課,。
課程優(yōu)化:從“挺枯燥”到“受青睞”
思政課在堅持思想性理論性的同時,以講故事的形式,、可視化的表達,、互動式的體驗,不斷提升課程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思想理論融入,。聚焦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重要回信精神融入課程體系,,將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服務保障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等生動案例納入課程教學,,理論性與現(xiàn)實性相結合,,更容易打動學生心靈,“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精英把玩的思想和智力游戲,,不是陽春白雪,,是能武裝群眾的理論。它在中國生根發(fā)芽,,這和我們中華文明土壤里面有契合的地方,。”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明明說,,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學生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定信仰者,。
實踐養(yǎng)成融入,。設計“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虛擬+現(xiàn)場”等多種實踐教學方案,。學生課上講石油精神,課下觀看石油歷史微電影,、微視頻,,校內參觀校史館、石油精神教育基地,,校外訪談石油人物,、參加主題實踐等,打造特色思政實踐育人品牌,。
石油特色融入,。出版教材《中國石油文化》、教輔《石油人身邊的紅色故事》《中國精神》等系列叢書,。建設了思政課精品MOOC,,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開設《中國石油文化》《石油精神》等通識選修課,,打造“油味”濃郁的思政課程體系,。
教師優(yōu)能:從“一枝秀”到“滿園春”
以名師帶教師,使教師成名師,,在深化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進程中,,一堂堂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思政課更有溫度,一大批與中國夢同心同力的思政課教師更朝氣蓬勃,。
配齊建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大人才培育引進扶持力度,已按照師生1:350配齊思政課教師隊伍,。制定教師隊伍培養(yǎng)培訓規(guī)劃,。遵循育人規(guī)律,探索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評價機制,。思政課專任教師中畢業(yè)于國內名校占比85.29%,;中青年教師儲備充足,45歲以下占45.7%,。
實施“新竹工程”結對幫扶,。開展市級以上教學名師結對幫扶思政課青年教師工作,通過導教,、導學,、導科研,促進青年教師提升教學技能,,更快地成長成才,。開展個性化教學診斷。定期邀請校內外教學專家名師為思政課教學集中會診,,提升教學效果,;建立專兼職思政課教師“一師一檔”制度,,為每名思政課教師建立個人教學檔案,促進教師提升思政課質量,。
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專職教師參編“馬工程”教材2部,主編國內教學輔助教材5部,;主講2019年央視《百家講壇》節(jié)目“鐵人精神”,;獲得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名、北京市思政課“最美教師”2名,;成立教育部“網(wǎng)絡名師工作室”,;獲得省部級教學比賽獎勵8人次;發(fā)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50余篇,。兼職教師2021年獲得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學風傳播項目立項;2020年入選教育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百佳案例,;成立北京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媒體傳播工作室”,、建成“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育人號”。
課堂優(yōu)先:從“一招鮮”到“組合拳”
從老師一支粉筆唱獨角戲,,到新媒體新技術推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抬頭率”高了,,“點頭率”也高了,。
課堂內容貫通融入。建設思政課虛擬仿真實驗室,,開設線上VR體驗,,制作教學視頻、課件,,搜集影像資料素材等,,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構建特色鮮明的“思政必修+選修”課程群,。
授課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創(chuàng)新“導學-導圖-導論”教學方法和“PPT-APP-NET”信息化教學手段,建設成一批品牌課,、學生評教優(yōu)質課程,、精品思政MOOC,實現(xiàn)思政課教學的“精準滴灌”,,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親和力和針對性,。
教學機制日益完善。注重完善教學質量信息的反饋機制,、院級教學督導機制,,對思政課教師進行分類幫扶,,對部分教師給予重點關注,,對教師整改結果進行督導,,全面提升思政課育人效果。
實踐優(yōu)質:從“紙上得”到“社會行”
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充分結合,,科學設計實踐育人體系,,整合實踐教學資源,打造“知信行”統(tǒng)一的實踐教學模式,。
用足校內資源推動教育常態(tài)化,。依托校史展覽館、鐵人王進喜雕像,、沈括塑像,、國慶70周年“艱苦奮斗”彩車等教育基地與文化景觀,營造特色實踐育人環(huán)境,。
用好共建基地推動育人立體化,。加強學校與能源企業(yè)協(xié)作,融通思政課實踐教學和專業(yè)實習,,將大慶鐵人精神訓練營,、玉門鐵人精神培訓學院、中國石油檔案館等地思政課校外共建實踐育人基地,,促進學生學有所思,、悟有所行。
用活社會課堂推動理論大眾化,。圍繞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開展大眾化理論宣傳與實踐調研。近年來,,學院教師積極參與《全面小康 全面解碼》《壯麗七十年 時間都知道》等拍攝制作,,作為宣講團成員深入北京市東城區(qū)、海淀區(qū),、昌平區(qū)等地社區(qū),,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宣講380余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參與首都“北京運河文化與城市副中心建設研究”“慕課在京華大地上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應用調查”等多項調研并獲獎。
三年來,,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碩博學位授權點齊備,,思政課能源特色濃郁、育人效果顯著,,貫通融合的“大思政”“大育人”格局初顯,。近5年,,學校石油石化相關專業(yè)近60%畢業(yè)生主動選擇到基層服務國家能源戰(zhàn)略;2700余名畢業(yè)生投身西部建設,,西部就業(yè)畢業(yè)生人數(shù)和比例長期在北京高校居于前列,。2020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學??死斠佬^(qū)118名留疆畢業(yè)生回信,,體現(xiàn)了對學校育人理念和成效的高度肯定。
立足本來 開辟未來
學校將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的重要指示,,貫徹“八個相統(tǒng)一”,,落實《馬克思主義學院繁榮計劃(2022-2025)》,為持續(xù)辦好培根鑄魂的思政課,,引導一代代青年學生不畏艱難險阻,、勇?lián)鷷r代使命,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努力成為堪當時代重任的時代新人,。
詳情見鏈接:
(編輯 李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