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端牢能源飯碗 建設能源強國
發(fā)布時間:2023-09-28 | 來源:人民網(wǎng) | 瀏覽量:
“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睅资赀^去了,,鐵人王進喜的話語仍在耳畔回響。那時候,,石油工人們不畏艱難困苦,,秉持著“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決心,一舉甩掉了我國‘貧油落后’的帽子,,創(chuàng)造了我國石油工業(yè)發(fā)展史上的奇跡,。
能源是工業(yè)的血液,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能源工業(yè)發(fā)展至今,,從戈壁灘上鉆探開發(fā),到海上平臺捷報頻傳,,傳統(tǒng)能源逐步向新能源轉(zhuǎn)化,,我們看到了在海拔3300米的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瑪爾擋水電站即將投產(chǎn)發(fā)電,,我們看到了天山腳下,,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光伏發(fā)電直接制綠氫項目——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日前全面建成投產(chǎn)……能源強國,能源報國,,我們竭盡所能,,將能源飯碗牢牢端在我們自己手中。
加強科技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腳踏實地,勤于鉆研,,不怕吃苦,,敢啃“硬骨頭”是能源人必備的態(tài)度。扎根一線,,敢于在未有人涉足的領域開荒拓土,,是能源人必備的勇氣。在特定的超高溫高壓下進行預測監(jiān)測,,運用強大的數(shù)學模型進行計算,,無數(shù)次的模擬仿真與實驗,科研生產(chǎn)難題總是在能源人深耕科研,、敢想敢干,、勇于拼搏下迎刃而解。潛心科研路,,矢志報國心,,一代代能源人會在我國能源領域作出自己的貢獻,。
一帶一路,開放融合,。在當下這個開放包容的時代,,閉關鎖國絕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我們想看到的是科技走進來,、走出去,。能源人應弘揚絲路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中亞故事,,當好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作出自己的貢獻,。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們應當在自立自強的同時,汲取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除了打牢基礎穩(wěn)步攻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顯然是一條捷徑。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統(tǒng)籌國際國內(nèi)兩個能源市場,,深入實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交流,、合作,、開放、融合,、共贏,,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有志有為的廣大青年,,攜手向未來,,全力寫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綠色發(fā)展的新答卷,。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不忘初心,扎根戈壁,,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能源報國的決心,。苦心鉆研,,學有所成,,為的是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書寫在中國的大地上,,為的是將所學的技術應用到中國的能源領域中,,為的是讓戈壁灘富的流“油”,為的是推動新能源產(chǎn)業(yè)升級,為的是自立自強,。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斗,。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diào)“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心懷“國之大者”,,牢記使命擔當。一代代青年將投身國家能源事業(y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油爭氣”,,繼續(xù)傳承弘揚鐵人精神,不畏艱難險阻,,勇?lián)鷷r代使命,,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yè)之中,將能源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我國建成能源強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詳情見鏈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3/0928/c457713-40087306.html
(編輯 劉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