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開學季:耄耋老人寫信致新生
發(fā)布時間:2022-09-02 | 來源: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 | 瀏覽量:
開學之際,,北京一位92歲高齡的老教授手寫書信,,用自己的方式,,與即將進入大學的青年學子對話。老人名叫方華燦,,是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批石油科研人才,從大學畢業(yè)到耄耋之年,他始終在教學一線發(fā)光發(fā)熱。面對新生,,方老要說些什么呢?一起來聽聽看,。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我是一位92歲的老人,,是一名老教師,老石油人,?!?/span>
開學前,92歲高齡的老教授方華燦手寫書信《致新生》,。信中,,方老圍繞年輕人如何樹立目標、如何克服困難,、如何承擔使命,,與大學新生們交心。
“文學家托爾斯泰也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決的方向,。’同學們考入了大學,,開始了人生的新階段,,以后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擺在你們面前必須回答的問題,?!?/span>
“以后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你們必須回答的問題,?!睍砰_篇,方老就勉勵學子,,盡早確立人生理想,。回首過往,,方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總結(jié)為三句話: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應國家之所需。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方華燦 92歲:我父親跟著詹天佑修京張鐵路,,我是1930年生,。“七七事變”之后,,我爸爸不給日本人辦事,,那時候像是梅蘭芳這些不都留起胡子,就是你讓我唱戲我不唱,,所以這些給我深刻的影響,。當時國家河山破碎了,我怎么辦,?我就得要靠自己自強不息,,干什么?讀書救國,,搞科學去救國,。
信中,方老介紹了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1948年他考入北洋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其間,面對國家對石油人才的迫切需要,,他轉(zhuǎn)換專業(yè),,學習全新的石油機械。
為了學懂這個全新的專業(yè),,方華燦和同學把課堂搬到了距離北京數(shù)千公里外的戈壁,。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方華燦 92歲:到現(xiàn)場,在實際里面學習,,當時抗美援朝要石油,,就感覺這是國家之所急,國家之所需,,所以我們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這幾張豆腐塊大小的黑白照片,記錄了70年前方華燦在玉門油田的實習經(jīng)歷,。風餐露宿,、高原缺氧,卻更加堅定了方華燦對人生選擇的信心,。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方華燦 92歲:我們住那地方有2600多米海拔,。感覺石油工業(yè)真是需要人,真是需要石油機械(專業(yè))的人,,我得做這個(被)需要的人,。
大學畢業(yè)時,,方華燦立志扎根玉門油田,但面對亟待建設的石油人才高等教育體系,,他服從分配,,進入清華大學石油學院任教。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他自學俄語,,編寫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石油機械大學教材,并帶隊前往玉門,、大慶,,把科研教學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幫助石油機械人才投身生產(chǎn)一線,。
在方老的信中寫道:“上世紀六十年代,,1300多名高年級同學參加大慶會戰(zhàn),僅1960年,,五六七三個月,,就有約300名同學被評為紅旗手?!?/span>
1965年,已經(jīng)是石油機械系主任的方華燦再次響應國家號召,,向海洋石油這一未知領域進軍,。為填補我國“海上無油”的空白,他又一次跨專業(yè)攻堅海洋石油機械設備的研發(fā),,一干就是三十年,。他的愛人也積極響應號召,參與我國早期的放射性石油勘探研究工作,。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方華燦 92歲:我的妻子她是在物理教研室搞放射性測井科研,,不顧風險,后來她患癌癥去世,,也可以說我們這一家人,,都是一個思想:面對人生選擇,就是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應國家之所需。
光陰一甲子,,方華燦一心撲在石油機械的科研和教學上,,編著出版了《鉆井機械》《海洋石油鉆采設備理論基礎》等6部教科書;《模糊概率斷裂力學》《海洋石油鋼結(jié)構的疲勞壽命》等8部學術專著,。其中,,《海洋石油工程》于2015年被譯成英文在全球發(fā)行,。
而今雖已年過九旬,方老仍在為學生們舉辦講座,。在給新生的信中,,方老用詩句激勵新時代的學子肩負使命,接續(xù)奮斗,。
“生逢盛世恰當時,,時代重任肩上扛?!?/span>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方華燦 92歲:要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這個目標是很宏偉的,給我們提出了很多的挑戰(zhàn),,新入學的大學生,,是十八九的年輕人。那么你們到2049年才40多歲,,所以你們是八九點的太陽,,在新征程上你們是生力軍,你們就要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詳情見鏈接: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聯(lián)播: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
央視新聞客戶端:
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https://www.12371.cn/2022/09/01/ARTI1662038227039747.shtml
央廣網(wǎng)微博:
(編輯 李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