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學校價值最高體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07-05-3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趙亞平 |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07-05-30 03:47
大學文化精神,是學校對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學校與教師、學生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這種價值判斷,也決定了大學辦學的指導思想、日常思維模式和工作方法。學生的成長、成才是教師價值的最高體現(xiàn),也是學校價值的最高體現(xiàn)。
先進的大學文化精神的精神價值在于,在處理學校自身與社會的關系中,承認社會對自己存在的意義,進而主動按社會的需求調整自己的方向,努力為社會作更多的貢獻;先進大學文化精神的學術價值在于,在處理學校與教師、學生的關系中,承認教師、學生對自己存在的意義,進而積極營造民主、包容、理性的人文環(huán)境,為師生的成功提供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
大學生需要先進文化的滋養(yǎng)
文化模式是每個人有意無意間形成的思維習慣、思維方法和對待別人、看待事物、處理問題時的較為穩(wěn)定的切入角度和心理傾向。這種穩(wěn)定的思維習慣、思維方法和心理傾向往往決定了判斷事物的全面還是片面,決定問題的正確或是錯誤,也決定了政策水平、工作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壞。文化模式,受價值判斷左右,同時有科學與盲目、深厚與淺薄之分。文化模式既可在客觀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的形成,又可以通過主觀努力能動地塑造。在適應與改造客觀環(huán)境的過程中,通過主動塑造,加快先進文化模式的形成,這也是一門科學。
——先進的文化模式,崇尚誠信,崇尚創(chuàng)新,崇尚擔責,即尚信、尚新、尚果。誠信是獨立人格與社會責任的統(tǒng)一、個性的發(fā)展與社會法治的統(tǒng)一、個人權利與他人權利的統(tǒng)一。它以傳統(tǒng)道德的無形力量為約束,引導人們誠實、守信、遵守承諾和契約。這對一所大學建設健康、積極向上的校風和發(fā)展環(huán)境是不可缺少的條件。這種思維模式是一種崇尚高尚人格、把品德放在優(yōu)先地位的模式。
——先進的文化模式,追求真理、追求和諧、追求審美,即求真、求善、求美。求真要科學、理性,要不倦地追求真理。求真就要求辯,即學會辯證地、唯物地看待事物,學會多角度、多路線、多目標地思考問題,學會學習,學會完善自己;求善要理解別人、集體、社會對自己發(fā)展的意義,要以健康而非狹隘的心理、積極而非陰暗的動機、情感待人處事,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學會包容,學會理性;求美就是要懂得,只有美的東西才能感召人、凝聚人、影響人。性化和科學化的雙重屬性。尚信、求善才能有理性、有尊重、有信任、有友情、有和諧;尚新、求真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不斷研究新問題,不斷干成大事業(yè);尚果、求美才能有責任感,才能堅忍不拔的努力并通過團結人一道去爭取成功。僅僅正確但不美,沒有吸引力地做工作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既要科學、又要審美地設計工作,既講原則又有人文關懷、防止偏激、防止絕對化,這才是真正的工作水平、政策水平。
大學生是先進文化理念的主體
先進的文化理念的價值首先在于它的實踐性。不針對實際問題,不能說明本校當時困惑或者急需解決的大事,理念無疑只能成為一句空泛的口號。先進文化理念的價值還在于它的理論高度,對實際問題不進行哲學的思辯,缺乏對現(xiàn)代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和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把握,這個理念就是一個平庸的說辭,就會失去應有的感召力量。
大連大學文化理念的核心理念是“讓每個人都成功”。這種境界就是理解每個人都有成才的欲望,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為每個人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鋪設平臺,人人努力奮斗爭取成功的精神境界;就是理解集體成功是個人成功的前提,個人成功是集體成功的條件,因而每個人都在力求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同時也關心他人和集體的利益,把幫助他人和集體成功當做自己成功的道德境界。
“讓每一個人都成功”是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就是培養(yǎng)健康心理和積極的動機、情感、性格,進而建立尊重、關心、支持他人的文化模式;就是倡導把尊重、關心變?yōu)樾袆樱I導幫助下屬、教師幫助學生搭建多種平臺、設計成功道路的工作模式。
“讓每一個人都成功”是一種追求。這種追求就是樹立不滿足現(xiàn)狀、不滿足平庸,確定更高目標并為其實現(xiàn)而不斷奮斗的思想追求;就是認識到奮斗中大思路、大動作的意義進而形成長遠的考慮、創(chuàng)新的思維、整體的設計的行為追求。“讓每一個人都成功”是一種標準。這種標準就是引導人們認識到人的一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比追求功利更重要的以德為先的人格標準;就是理解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每個人都有長處的客觀實際,進而建立起一種鼓勵個性發(fā)展和特長發(fā)揮,用多把尺子量人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價值標準。
先進大學文化要起到影響人、感召人、引導人、約束人的作用,就要能在盡可能多的時空,以盡可能豐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些形式就是文化載體,它承載著先進的文化精神、文化模式和文化理念。這些載體包括精神風尚、制度規(guī)章、活動組織和實物構造。文化理念形成后必須考慮載體的建設。(作者系大連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