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日期:2009-02-18
] 1,、問:有人說,,獻血有傷身體,會引發(fā)“氣虛”,、“血虛”,。這種觀念是否正確,?
答:不正確。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平時,,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huán)流動;另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等臟器內(nèi),。一旦失血或劇烈運動,這些血液就會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所以,獻血的體重標準定在男性為50公斤,、女性為45公斤,。一個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占總血量的5%—10%,,存儲的血液馬上會補充上來,。獻血后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充上,;血漿蛋白質(zhì),,一兩天內(nèi)就能得到補充,;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也很快能恢復到原來水平,。 所以說,,健康人按規(guī)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在外國,,獻血者中午獻完血,喝杯橙汁,,下午便照常工作,。
2、問:有宣傳說,,獻血可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心臟病。這有科學根據(jù)嗎,? 答:有,。據(jù)芬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適量獻血對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別是男性)有意想不到的預防心臟病之效,!專家解釋說,,人體血液中含鐵量過高會明顯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而適量獻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鐵含量大為降低,。
3,、問:有關(guān)獻血量的報道五花八門。以前說是一次獻200毫升無害健康,,后來改為400毫升,。安全的獻血量到底是多少?兩次獻血之間,,需要間隔期嗎,? 答:安全的獻血量是一次200毫升,最多不超過400毫升,。 《獻血法》規(guī)定獻血間隔不得少于6個月,。根據(jù)人的生理規(guī)律,紅細胞的壽命為120天,,白細胞為9—13天,,血小板為8—9天。按生理功能恢復的正常速度,,一個人獻血后需間隔4個月才能再次供血,。
4、問:女性特殊時期,,是否不宜獻血,? 答:是,。因為這個時期女性有一定量的失血和身體不適。根據(jù)人體生理規(guī)律,,女性例假期前后三天內(nèi),,不宜獻血。
5,、問:“獻血后會發(fā)胖”的說法,,令一些人感到擔心。這種說法是否屬實,? 答:這種說法沒有根據(jù),。有些人發(fā)胖可能是獻血后飲食、睡眠過度所致,。獻血后適當補充些營養(yǎng),,如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是有利于補充造血原料的,,但不能暴飲暴食,,也不宜臥床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