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組織召開“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學家”(以下簡稱“北京卓青”) 計劃項目工作會。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李靜海,、北京市人才局副局長劉敏華、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柳長安,,首屆批復的39名卓青項目負責人和學校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實驗室主任李根生院士,“北京卓青”稱號獲得者黃中偉教授以及科學技術處負責人參會,。

會上,,劉宇輝肯定了北京卓青項目實施三年來取得的階段成果,指出項目在高層次人才引育,、科研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發(fā)揮高端智庫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建成了一批科技創(chuàng)新實體,,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chuàng)性科研成果,顯著提升了國際影響力,。他表示,,項目未來建設將兼顧人文學科、文理并重,,項目負責人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
劉敏華在講話中希望項目負責人勇于成長為本領域的戰(zhàn)略科學家和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并加強人才梯隊建設,,積極弘揚科學家精神,。北京市教委科研處處長李善廷簡要回顧了該項目的遴選過程,,重申了項目的發(fā)展目標,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的辦法逐步擴大建設該項目,,統(tǒng)籌建設“北京實驗室”。
李靜海作了“在轉變科學研究范式中應對全球挑戰(zhàn)”的主題報告,,并就大家關心的基金項目問題作了解答,。
黃中偉教授入選以來,學校在實驗室建設,、研究生指標,、人才培養(yǎng)、團隊建設,、經費使用等方面給予了有力支持和保障,。按照既定的研究方向,在責任專家李根生院士和蘇義腦院士的指導下,,團隊形成了新型射流輔助深部地熱鉆井理論和技術,,取得了中深層地熱能建井方面的技術突破。近三年,,團隊獲批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各1人,、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2人,;主辦國內外學術會議4次,、大會報告30余人次;申請并批復NSFC重大項目,、NSFC重點國際合作,、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等高級別項目5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行業(yè)協(xié)會特等獎等省部級獎4項,,出版專著2部,。
“北京卓青”計劃屬于北京市高精尖項目,實施周期為5年,,總額度按照人文社會科學類1500萬元,、自然科學類5000萬元、創(chuàng)新應用類1億元的標準給予資金支持,,經費額度的50%可以用于聘任國內外高端人才,。該項目計劃旨在不斷深化科技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革,建設一批科技創(chuàng)新實體,,搭建有利于青年科研領軍人才成長發(fā)展,、脫穎而出的平臺,進一步釋放創(chuàng)新活力,、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重點培育一批有發(fā)展?jié)摿Φ那嗄昕茖W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