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地球科學學院油氣勘探與開發(fā)地質系在地質樓823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五期學術沙龍,。本次學術沙龍以“沉積盆地超壓成因判別方法”為主題,,邀請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優(yōu)秀博士生徐澤陽博士為現(xiàn)場師生分享,并由劉成林教授主持進行,。
徐澤陽博士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在讀博士,,主要從事油氣成藏動態(tài)評價、地層壓力預測評價及成藏動力學研究等方面工作,,尤其在超壓研究方面有一定見解,,總結歸納了6種國內外主流的超壓成因判別方法,提出了系列針對超壓預測及成因判別的地球物理參數(shù)校正方法,。發(fā)表學術論文兩篇:《有機質含量對超壓分析的影響及校正方法》,;《沉積盆地超壓成因研究進展》。參與出版專著一部:《致密油氣成藏理論與評價技術》,。
超壓因其在含油氣盆地分布的普遍性,、與油氣藏形成關系的密切性以及對鉆井安全的重要性,一直是油氣地質與勘探研究的熱點問題,,但超壓成因判識和壓力預測也一直是難點問題,。徐博士結合碩士階段的研究,首先總結了國內外超壓成因研究的發(fā)展歷程,,包括不均衡壓實主張占主導階段,、不均衡壓實與生烴膨脹認識為主階段到目前非欠壓實成因受到廣泛重視的階段。然后概括總結了6種常用的超壓成因判別方法,,包括測井曲線組合分析法,、鮑爾斯法、聲波速度-密度交會圖法,、孔隙度對比法,、壓力計算反推法以及綜合分析法。最后,,徐博士還列舉了一下自己在研究中所遇到的難點和問題,,主要有實測壓力數(shù)據(jù)難以采集,、超壓成因分析基礎理論存在問題、砂巖超壓預測方法欠缺和超壓方向難以確定等,。
徐博士精心講解完畢后,,在劉成林教授的主持下,同學們結合自己所研究的方向與徐博士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問題,。最后劉成林教授作會議總結,指出超壓問題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在許多領域都有所關注,,我們要對超壓的成因機制進行深入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本次學術交流現(xiàn)場氛圍積極活躍,參與講座的同學們受益匪淺,,活動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徐澤陽博士細致講解“沉積盆地超壓成因判別方法”

徐澤陽博士細致講解“沉積盆地超壓成因判別方法”

現(xiàn)場師生認真聆聽徐澤陽博士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