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進行時】學做結合,,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教師開放日”活動精彩紛呈
發(fā)布時間:2019-10-14 | 來源: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宣傳部 | 瀏覽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促進師生深入交流,,10月8日至14日,,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通過公開課、專題報告,、專業(yè)座談,、實驗室開放日等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師開放日”活動,,構建了尊師愛生,、和諧相融、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10月8日上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組織召開青年拔尖人才科研經驗交流座談會,張玉明,、張永民與朱建軍3位教師分別結合自己的求學經歷,,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了各自的求學生涯,并對有意向出國留學的本科生如何從事科學研究以及繼續(xù)進行深造等進行了說明,。在三教101教室,,機電系羅曉蘭老師為同學們開設考研對策研討會,介紹了機電系各位導師的研究方向,,并分享了考研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0月9日上午,學院張玉明,、顧繼俊,、姬忠禮以及張永學4位老師為同學們開展了實驗室開放日及學業(yè)規(guī)劃講座等活動。在“燃料熱轉化實驗室”開放活動中,,張玉明老師結合學院大四本科生的興趣和需求,,講解了如何開展實驗研究,做好畢業(yè)論文,,同時對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成為優(yōu)秀的研究生給出了建議;在教學演示大廳,顧繼俊老師為機械,、儲運,、熱能等專業(yè)的30位研究生講解展示了海洋石油開發(fā)的流程和裝備,以及地震勘探,,海洋鉆井,,海上鋪管和存儲運輸技術裝備等,加深了同學們對海洋石油開發(fā)技術和裝備的認知,;姬忠禮教授為機械本科2019級6班的30名學生詳細介紹了過程流體過濾與分離技術實驗室的學科背景,、實驗室的發(fā)展歷程、研究方向以及應用領域,,向同學們展示了應用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纖維濾芯,、陶瓷濾管等過濾分離元件,鼓勵同學們努力提升專業(yè)能力,,盡早確立職業(yè)目標,;在國際交流中心306報告廳,張永學教授為學院150名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的經歷和經驗,,闡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精神對于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重要性和大學生涯的學業(yè)規(guī)劃必要性,通過華為公司和“球星效應”等案例闡釋了優(yōu)秀大學生應有的素質與不可或缺的能力培養(yǎng)重要性,,并分別從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不同公派留學項目為同學們講解了如何提前規(guī)劃出國留學,。
10月10日,道達爾美國研發(fā)中心高級工程師,、密西根大學鄭晟博士做客學院,,就“科研中學生非技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進行了主題講座。張勁軍教授主持報告,,李鴻英,、蘇懷等教師代表與學院80余名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代表參加了交流討論,。
鄭晟與大家分享了他在選題、文獻調研,、實驗設計以及假設驗證等方面的心路歷程與寶貴經驗,,講解了非技術素養(yǎng)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作用。張勁軍教授結合自己40余年學術生涯的經歷,,教導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僅著眼于考試成績,、保研資格等結果,更要注重在學習過程中領會和掌握方法論,,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讓同學們了解何為科研以及如何科研,,10日下午,熱能工程系向勇,、王吉,、張宇寧3位老師分別為同學們開展了題為“我的科研經歷”的主題報告會,王吉結合自身的經歷,,強調了科研過程中摸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性,為學生的科研生涯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張宇寧對“導師交流與執(zhí)行力培養(yǎng)”進行了詳細說明,,為學生提供了學術研究整體思路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執(zhí)行力,,幫助學生能夠全面深入思考如何走出屬于自己的科學研究之路,。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孫國剛、宋健斐,、范怡平,、嚴超宇、張冀翔等5位教師通過座談的形式,,與同學們在專業(yè)課程設置,、專業(yè)的課程體系、培養(yǎng)目標,、畢業(yè)要求和就業(yè)情況,、考研深造及學風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10月11日,,張鳳麗老師在三教311教室為同學們開講《機械原理》公開課,。張鳳麗在《機械原理》公開課上詳細講解了齒輪重合度的計算和物理意義,以及齒輪的加工方法,,重點講述了仿形法和展成法,,并通過播放動畫和視頻的方式向同學們演示實際的加工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熱能工程系王科老師還為熱能工程系2016級近20名本科生開放了“氣液兩相流動與換熱實驗室”,帶領同學們認識了氣液兩相流動與換熱實驗室的實驗裝置以及重要的實驗設備,,詳細介紹了實驗過程以及實驗原理,,并且在講解過程中不斷的啟發(fā)學生如何在實驗中學會創(chuàng)新。
10月13日下午,,多相流課題組宮敬教授圍繞中國發(fā)展的新時代,、油氣儲運技術的新時代、新時代下青年大學生的新征程等主題,,結合自身發(fā)展經歷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儲運專業(yè)2017級90余名學生進行了分享。宮敬深刻分析了當前管道和油氣儲運的發(fā)展趨勢,鼓勵同學們要把握住大三這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扎實學好專業(yè)基本課程之余,,全面提升自身各項技能,要腳踏實地,,目標切實,,不要好高騖遠,發(fā)揚“厚積薄發(fā),,開物成務”的校訓,,不忘初心,將來為我國的石油行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會議結束后,,80余名師生一同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10月14日下午,,郭巖寶簡要介紹了機械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趙翰學老師為同學們講述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應用現(xiàn)狀,重點介紹了人工智能在油氣行業(yè)的應用情況,;王德國,、劉書海、肖華平3位老師介紹了機械工程學科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和新工科背景下的新要求,,以及機械工程與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