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在中石大圓滿落幕
發(fā)布時間:2024-08-19 | 來源:地球物理學院 | 作者:付強,、葉鵬 | 瀏覽量:
8月16日下午,,第十一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翠宮報告廳舉行。
本屆大賽以“新起點,,芯征程”為主題,,新增地震資料解釋賽道。自2024年5月賽題發(fā)布以來,,大賽共吸引全國21所參賽高校的595支隊伍報名參賽,,收到有效參賽作品395份,90支隊伍,、180名參賽選手進入決賽,。8月11日,大賽舉行了決賽啟動儀式,,在為期5天的賽程中,,各決賽隊伍進行了筆試、數據處理,、剖面評比,、地震資料解釋和PPT答辯,最終角逐出各類獎項,。
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探物覓理隊和成都理工大學的您說的隊分別獲本次大賽處理賽道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特等獎,,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的白蘭仍隊榮獲解釋賽道特等獎,,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南石油大學等單位的9支團隊榮獲一等獎,,30支團隊獲得二等獎、48支團隊獲得三等獎,。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金衍,,東方物探公司執(zhí)行董事、黨委書記張少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龍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仰華,東方物探公司副總工程師,、研發(fā)中心黨委書記宋強功,,國際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學會(SEG)中國區(qū)執(zhí)行理事黃旭日,東方物探公司,、SEG中國相關負責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各參賽高校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張少華在講話中指出,,大賽歷經十一年發(fā)展,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組雙層級,、處理解釋雙賽道,、勘探地球物理軟件應用及開發(fā)雙品牌的賽事格局,希望青年學子們成為物探科技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在找油找氣,、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偉大事業(yè)中書寫璀璨的人生華章,。
黃旭日表示,大賽堅持學以促賽,、賽以促研的原則,,賽事品牌影響力逐年增強,參賽選手的整體素質和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希望參賽選手們積極應對新形勢新挑戰(zhàn),,服務能源強國建設。
金衍表示,,大賽作為學校能源領域一流學科競賽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秉承為礦產資源勘查行業(y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和國際化人才的理念,,歷經十一年已發(fā)展成為勘探地球物理領域的品牌賽事,。希望選手們胸懷國之大者,勇擔時代重任,,有志有為,、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爭做勘探尖兵,,在奮進能源強國的新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與會嘉賓領導為獲獎隊伍,、優(yōu)秀組織單位和優(yōu)秀指導教師頒獎,。特等獎獲獎團隊代表和優(yōu)秀指導教師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備賽經驗和參賽收獲。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龍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仰華對大賽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大賽十余年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給予了高度肯定,對大賽的辦賽方向和參賽選手的成長寄予殷切希望,。
“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以礦產資源勘查企業(yè)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實踐與交流的平臺,,促進學生更好地運用勘探地球物理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適應企業(yè)和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和國際化人才,。本次大賽處理數據所使用的軟件為由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fā)的最新版本的GeoEast軟件,,其優(yōu)越的性能廣受國際勘探地球物理領域好評,占據國際市場的比重逐年提高,。大賽于2013年創(chuàng)辦,,在各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和參賽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賽制日益完善,,參賽人數逐漸增多,賽事水平不斷提高,,并于本屆大賽中新增解釋賽道,。經過11年的發(fā)展,大賽已經成為勘探地球物理領域的重要品牌賽事,,對推動勘探地球物理人才培養(yǎng),、國產GeoEast軟件的普及,、產學研緊密結合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編輯 胡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