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中偉:沉淀在時光里的成長足跡
發(fā)布時間:2018-09-21 | 來源:宣傳部 | 作者:黃中偉 | 瀏覽量:
黃中偉,,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油氣井工程系主任和地熱研究中心主任,。獲國家科技進步/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各1項,,先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資助,,出版中英文專著各1部,,在中外期刊發(fā)表90多篇論文、授權20余件中國/美國發(fā)明專利,。
1972年,,我出生在山東省東明縣一個貧困鄉(xiāng)村,,父親是本地中學的語文老師,母親務農,,兄妹四人,。誠如家父所言,我并不聰明,,一路走來,,卻多得師長厚愛,受益終生,。
春風化雨潤頑童
我初二轉學到父親任教的中學之前,,各門課程尤其是數學,考試及格的時候不多,。我也從沒得過夢寐以求的“三好學生”獎狀,。那時候,大紅的獎狀要貼在家里墻上最顯眼的位置,以便親友串門時第一眼就能看到,。后來不得已,,有幾次過年前我就把作業(yè)本上全是“√”的那幾頁撕下來貼在墻上,也想給父母掙點兒面子,。這事兒至今仍是老家親鄰們的笑談,。也難怪成績不好,那時候放學后,,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抓魚和捅馬蜂窩,。
轉學之后,我好像一下開了竅,,除了在父親班里學習語文,,課余時間還跟他學習毛筆字、四角號碼查字,、珠算,,學習成績也一路攀升,最后考入本縣的重點高中,。這一階段,,家父對我影響深遠,可謂受益終身,?!盾髯印酚醒裕簩W莫便乎近其人,學莫速乎好其人,。家父為人實誠,,說話直率,坦坦蕩蕩,雖然母親常有怨言,認為父親不會待人接物,,可這些品質對我的影響則如春雨潤物,、潛移默化。如不轉到家父身邊求學,,也許我的人生之路將是另一條軌跡,。
高中階段,有幸遇到了班主任張洪彥老師,。在他的諄諄教導下,,到高二我的成績穩(wěn)定在年級前5名。報考大學志愿時,,張老師建議我第一志愿填寫石油大學,。客觀地說,,農村出身的苦娃娃,,那時候對石油一無所知,也沒有萌生“我為祖國獻石油”的遠大志向,,但就這樣我誤打誤撞進入了油氣領域?,F(xiàn)在,回老家我總要抽空去看望他,,并常和他開玩笑:“您教了我三年的化學,,我只記住了食用堿面可治馬蜂蟄傷(馬蜂毒液是甲酸,,酸堿中和,,實踐證明,毫無痛感),?!毙r候常常被馬蜂蜇,每次都疼痛難忍,,可惜那時候還沒跟張老師學化學,。
現(xiàn)在說起高中生活,輕描淡寫,。其實,,由于當時升學率非常低,學習異??炭?,常常夜以繼日、焚膏繼晷,,早起和晚睡的同學總能碰面,。
名師授業(yè)教益深
到東營上大學,可謂是苦盡甘來。窮地方的孩子對“吃”的體會最為刻骨銘心,。大學第一學期我就增重12公斤,。城里來的同學,總抱怨食堂飯菜難以下咽,。于我,,則每天都像過年——肉,菜里竟然有肉,,而且常能吃到三毛錢一份的五花肉燉白菜(最便宜的葷菜),,兩根油條才五分錢(一根不賣)。至今我仍保留著大學期間和父親的所有往來信件,,不至于“烽火連三月”,,但確是“家書抵萬金”。偶爾翻閱,,大一時候的信,,里面好幾次贊揚食堂的飯菜。
大學里眾多教過我的優(yōu)秀老師中,,講授“大學普通物理”的李宏達老師認真負責的教學精神,,對我后來從教影響極大。記得班里有位同學常抄別人作業(yè),,有一次那個同學忽發(fā)奇想,,三道作業(yè)題,分別抄了三個人的,。結果,,李老師在每道題后都分別批示:第一題是抄某某人的、第二題是抄……那個同學佩服得五體投地,,現(xiàn)在聚會時還對此事念念不忘,。講授“高等數學”的張丹青老師把這門課研究得融會貫通,講起來簡直是出神入化,。大一期末我竟然考了99分,,和初二之前的數學成績相比,簡直是云泥之別,。由此我也深深體會到,,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師是多么重要!
師恩難忘教石油
1994年畢業(yè)留校后,,我被分配在鉆井教研室,,一年后轉到射流實驗室,正式開始了我的射流教研生涯,。此時,,實乃三生有幸,,我遇到了對我后半生影響最為深遠的恩師——李根生教授。那時,,33歲的李老師已經破格晉升為教授,,在我眼里,他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行文至此,,久久沉思;心潮澎湃,,思緒跌宕,,竟不知該從何說起!一直遵照家父囑托——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但未曾細細梳理過這23年來李根生老師對我的栽培和知遇之恩,加上自己笨嘴拙舌,,更沒有表達過感激之情,。仔細想來,如今稍有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來跟隨恩師始終如一地堅持研究方向,,心無旁騖,孜孜以求,。
感觸頗深的是,,李老師為人謙和、儒雅大度,,這么多年,,從未見過他對任何人發(fā)過脾氣。記得剛入實驗室的時候,,我寫材料常有錯別字,,更談不上水平,李老師總是耐心修改,,循循善誘。現(xiàn)在我自己也是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每每看到學生寫出來的材料存在明顯瑕疵,也學著耐心糾正,。1999年,,在李老師的介紹下,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堅定了我的共產主義信念,,加深了對黨的認識,,時刻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2004年,,我跟隨李老師調到了北京校區(qū),。初來乍到,師母侯慧珍老師對我關懷備至,,從充好錢的飯卡到購置的生活用品一應俱全,,14年過去了,有些我至今仍在使用,。我很快適應了這里的生活節(jié)奏,,工作也開始進入了快車道,日常教學,、籌建實驗室,、科研實驗等等,雖是忙了點兒,,總會記起家父的勸勉:你并不聰明,。既然愚笨不可改變,那就踏踏實實干活,,“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在李老師指導下,,我各項工作走向正軌且漸有起色,,和科研團隊相繼兩次獲得國家級獎項,2017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資助,,并入選中組部的“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計劃資助,。
有同事說我實踐了石大校訓——“厚積薄發(fā),開物成務”,。但我覺得團隊中有一位高瞻遠矚,、學識淵博的領頭人,才是我成長的關鍵,。比如,,2001年,李老師就率先提出把射流用于壓裂增產改造,,并獲得了國家“863計劃”資助,。此后,十余年間,,恰逢油氣田高速發(fā)展,,水力噴射壓裂技術得到了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這項技術也于2012年獲得了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如今,,在我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水力噴射壓裂技術不斷發(fā)展完善,早已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油氣田解決工程難題的同時也為國家節(jié)約了大量資金,,水力噴射壓裂英文專著已付梓成書。
成果的背后,,過程難免艱辛,。曾在-28℃風雪交加的大慶油田現(xiàn)場壓裂施工,曾元旦在9級大風凜冽刺骨的中蒙邊境施工,,也曾7月在地面溫度60℃的吐哈油田火焰山腳下現(xiàn)場試驗,。電話中偶爾和父親說起野外作業(yè)的艱苦,他總會問我,,比你在老家時候割麥子,、在磚窯廠干活辛苦嗎?還真是沒有,!這些經歷我也會和學生交流,,年輕時受點兒苦不算什么,年輕時貪玩放縱很可能會換來后半生的艱難卑微,。
感觸特深的,,不是施工現(xiàn)場條件艱苦,而是安全問題,。在四川一口氣井,,由于現(xiàn)場技術員看錯了井口內通徑尺寸,導致工具無法入井,,工期延誤,。一次在大慶油田施工時,工人沒看壓力表就擅自打開了井口,,我親眼看見1000多米的油管柱瞬間跳出井口,。如今我已把這些實踐經驗和李老師對我的教誨帶進了課堂教學,我常告訴學生:“作為一名工科生,,務必勤奮嚴謹,、認真負責。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學生叫我“黃老師”的時候,。在得克薩斯Tulsa大學交流學習期間,遇到的兩名學生說我教過他們本科課程,,一聲“黃老師”讓我特別欣慰!如今,,已記不清教過了多少學生,,只希望我的努力能讓每個學生有所收獲,。
教學中,我會結合科研課題,,把專業(yè)技術發(fā)展的前沿內容帶進課堂,;把專業(yè)授課和思想教育融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正直善良,、誠實守信的品格,。希望他們以后的成長中仰無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談了這么多“我”及陳年舊事,,于心羞赧抱慚,其實,,一直負重爬坡般砥礪前行,。如今,家父仍不時叮囑:黨和國家給了你這么高的榮譽和待遇,,唯有加倍努力,,方能不負師長的厚望和國家的培養(yǎng)!初心不忘,、使命牢記,,我愿以教學工作為第一要務,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石油人才,,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