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議背景與目的
為促進管道運輸工程學科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定于2024年1月12日-14日在北京召開“第一屆管道運輸工程青年學者論壇暨《前瞻科技》管道運輸工程??谌尉庉嫊h”,。
本論壇為“交通與運載工程學科青年學者論壇”的分論壇,,旨在適應低碳、智能轉型背景下管道運輸工程學科發(fā)展需求,,助力青年學者厘清學科前沿問題和把握發(fā)展趨勢,、聚焦相關基礎科學問題和核心技術研究、提升科研項目申報質量及科研成果凝練水平,,加速學科優(yōu)秀青年人才隊伍成長,。
會議主辦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二、會議安排
報到時間:2024年1月12日(周五),,14:00-21:00
報到地點:北京市昌平區(qū)府學路18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翠宮
會議地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會議議程:
時間 |
議程 |
|
1月13日 |
上午 |
開幕式 |
交通與運載工程學科處領導報告 |
||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經驗分享 |
||
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經驗分享 |
||
基金評審經驗分享 |
||
下午 |
青年學者平行論壇(A類、B類) |
|
1月14日 |
上午 |
《前瞻科技》管道運輸工程??谌尉庉嫊h |
三,、報名要求
論壇設A,、B兩類平行論壇,報告學者由學科領域相關高校及科研機構推薦,。報告嘉賓的推薦條件如下:
1.A類平行論壇:男性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1976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在相關研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具有優(yōu)秀學術帶頭人培養(yǎng)潛力,。
2.B類平行論壇:男性1986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在相關領域取得較好成績,,具有優(yōu)秀學術骨干培養(yǎng)潛力。
四,、會議聯(lián)系人
參會回執(zhí)
姓名 |
|
單位 |
|
手機號碼 |
|
職務/職稱 |
|
來程時間/ 航班高鐵信息 |
|
返程時間/ 航班高鐵信息 |
|
是否需要會務組預定酒店 |
□是 |
□否 |
|
住宿時間 |
|
|
|
是否參加青年學者平行論壇 |
□A類平行論壇 □B類平行論壇 □否 |
||
備 注 |
|
注1:為便于會務組為您提供更周到的服務,,請于2023年12月31日之前發(fā)送參會回執(zhí)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2:青年學者平行論壇報告學者申報名額不限,,最終報告學者名單由學科專家組審定,。參加平行論壇報告的嘉賓請按附件2格式提供個人簡介,并于2023年12月26日之前發(fā)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第一屆管道運輸工程青年學者論壇”報告學者簡介模板
趙錢孫 教授 博士 清華大學 電力工程系
一,、簡 歷
1982年7月,清華大學,,電力系統(tǒng),,本科畢業(yè);1985年5月,,清華大學,,工學碩士;1988年6月,,清華大學,,工學博士。
1992年,,副教授,;1996年,教授,;
洪堡學者,;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北京市第三屆青年科技獎,。
二,、已取得的創(chuàng)新性學術成就
負責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國家教委優(yōu)秀年輕教師基金資助項目和多項委托課題。
1. 提出了一種新的電力負荷特性在線測辨原理-“先動態(tài)后靜態(tài)”,,并予以實現,。提出了一種非線性非機理負荷模型,通用于功角或電壓穩(wěn)定分析中的主要負荷,,在瑞典Skydt電力公司獲得實踐應用檢驗,。
2. 首次研究電力負荷模型的可辨識性這一重要問題。將基因方法引入到電力負荷模型辨識,,具有適應性好,、魯棒性強、全局最優(yōu)等優(yōu)點,。
3. 從可辨識性分析入手,、以基因辨識方法為工具解決了綜合電動機負荷模型辨識這一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發(fā)現了僅利用前穩(wěn)態(tài)和動態(tài)條件綜合電動機負荷模型是不可辨識的,,進而提出以后穩(wěn)態(tài)條件作為附加信息,,使其變?yōu)榭杀孀R。
三,、擬開展的研究工作
…………
四,、已具備的研究工作條件
………
注意:
簡介限一頁;若超過一頁,,將不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