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下午,地球科學學院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舉辦了第5-6期學術沙龍暨優(yōu)秀校友系列報告,,本次學術沙龍邀請到長江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徐耀輝教授和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韓輝教授做學術報告,,由羅情勇教授主持,,約40位師生參加此次活動,。
徐耀輝教授開展了題為“深度學習在油氣地球化學研究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以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為例,,針對如何準確判別油氣來源這一關鍵問題,,基于機器學習的方法,,初步揭示了不同烴源巖之間的分子參數差異,。同時,探討了陸源有機質差異性分布機制并建立了TOC預測模型,,實際地質應用效果顯著,,徐耀輝教授的報告激發(fā)了大家熱烈的討論,尤其是關于機器學習在油氣地球化學研究中的應用展望,。

韓輝教授開展了題為“陸相泥頁巖孔隙演化與有機孔隙發(fā)育特征”的學術報告,,針對頁巖有機質孔隙的非均質性和演化展開了深入研究。他從陸相頁巖孔隙的演化,、有機孔隙的定量評價,、有機孔隙與顯微組分的關系以及有機孔隙發(fā)育的影響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學術交流,揭示了頁巖有機質孔隙形成與保存的機制,,并探討了控制有機質孔隙連通性的因素,。這些發(fā)現對于更好地理解頁巖儲層、優(yōu)化資源開發(fā)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學術和應用價值,。

徐耀輝教授和韓輝教授,,作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杰出校友,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們的學習經驗和回憶,。他們回憶起校園時光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母校的深厚眷戀。他們鼓勵同學們要勤奮學習,專注于自己的學業(yè),,以便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這些分享和鼓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熱情和專業(yè)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徐耀輝個人簡介:男,,1972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畢業(yè)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化學專業(yè),獲理學博士學位,。2013年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油氣成藏機理、有機地球化學研究與教學工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fā)表SCI收錄論文20篇,,單篇最高SCI他引160余次;EI收錄論文4篇,;主編或參編專著4部,;2014年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目前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多個石油公司委托的頁巖油氣項目等,。
韓輝個人簡介:男,漢族,,1986年生,,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頁巖油氣地質和地球化學等方面教學及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4項,、油田協(xié)作課題4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Fuel》和《科學通報》等國內外刊物發(fā)表論文2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7篇,ESI高被引論文1篇,。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四川省自然科學三等獎各一項,。曾獲第十四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優(yōu)秀青年論文獎。目前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函評專家,、《Petroleum Science》和《天然氣工業(yè)》青年編委,,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審稿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