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上午,,應(yīng)地球科學學院廖宗湖副教授邀請,,美國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學地球物理系教授Amos Nur博士訪問了地球科學學院,,并在地質(zhì)樓204會議室參加了“Tectonics and Earthquake”學術(shù)報告會,。報告會由廖宗湖副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棋福、地球科學學院邱楠生教授,、劉成林教授等師生60余人參加了本次交流,。


Nur教授的報告題目為“Challenging Problem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Rock Physics, Rock Mechanics, and Tectonics”。報告主要介紹了共軛斷層的形成機制與庫侖破裂準則的矛盾,、地殼淺部節(jié)理形成機理,、流體與巖石孔隙耦合作用三方面內(nèi)容。Nur教授通過提出構(gòu)造地質(zhì),、巖石力學,、巖石物理中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從基本原理,、實驗,、模擬和應(yīng)用給出答案。其中通過基本原理解析多個生動的數(shù)值模擬三維動畫,,展示了巖石孔隙形態(tài),,并研究了巖石-流體間因發(fā)生化學、力學相互作用而導(dǎo)致的孔隙度,、滲透率等特征的變化,,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場師生也借此機會近距離接觸到國際著名的科學家,,并與Nur教授在構(gòu)造地質(zhì),、巖石物理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來自中科院的陳棋福研究員就“Large slip rate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trong earthquake”“做了匯報,。陳棋福研究員在四川盆地做了大量研究,,利用地震手段闡述了四川龍門山斷裂的形成機理、演化以及與地震的關(guān)系,。我院的廖宗湖副教授就“Is it possible to simulate earthquake ruptur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介紹了在斷裂動力學實驗室模擬研究的進展,。最后Amos Nur教授、陳棋福研究員,、廖宗湖副教授及眾學生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