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退休老教授,、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陸克政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不幸于2020年8月24日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86歲,。
陸克政生平簡介
陸克政,男,1934年3月生人,,祖籍蘇州,出生于天津,。
陸克政教授中學就讀天津名校天津耀華中學,,1952年中學畢業(yè)并考入天津大學地質系學習地質學專業(yè),后并入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石油地質勘探專業(yè)學習,。1956年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北京石油學院勘探系普通地質教研室任教,,雖經(jīng)歷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校名、校址多次變遷,,但他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在教學科研一線辛勤工作,教書育人,。
1956年-1960年擔任普通地質教研室教學秘書,,1960年晉升為講師;
1960年-1966年擔任普通地質教研室主任,;
1976年-1978年和1983年-1988年擔任華東石油學院普通地質教研室主任,、構造地質研究室主任,1982年晉升為副教授,;
1981年-1983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修,,任高級訪問學者;
1990年-1998年擔任石油大學(北京)普通地質教研室主任,、構造地質研究室主任,,1991年被評為教授。
陸克政教授長期以來致力于石油科技人才培養(yǎng)和地質學學科建設,,追蹤理論前沿,。自1956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和培訓班學員講授過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等25門課程,其中包括給伊朗工程師培訓班英文講授1門課,。多次參加原石油部組織的石油會戰(zhàn),,帶領學生在會戰(zhàn)前線進行教學,、生產(chǎn)實習(任教學實習隊領隊、隊長達28次),。曾指導碩士研究生17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8名。主編和作為主要作者出版了本科生等使用教材8部,、譯著4部,、科研專著4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科研論文40余篇,。多次獲得?。ㄊ校┎考墶⑿<壙蒲?、教學獎勵,。
陸克政教授是中國石油大學構造地質學學科的開拓者、奠基人和領頭人,。他開拓進取,,努力創(chuàng)新,,將構造地質學理論應用在石油勘探領域,,開展含油氣盆地分析、油區(qū)構造解析,、構造應力場分析等多方面的專題研究,。在科研工作中堅持創(chuàng)新思維,強調區(qū)域(泛盆地),、盆地,、區(qū)帶等不同尺度構造分析的統(tǒng)一,強調盆地不同構造單元,、不同構造樣式及其含油氣性的時空差異性的分析,。帶領團隊成員完成了多項國家攻關、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為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帶領石油大學(北京)構造地質學科組設計、制造了國內第一個數(shù)字可控的構造物理模擬(砂箱)實驗臺,,把構造物理模擬實驗方法科學地應用在含油氣盆地構造地質研究中,。同時,他參加創(chuàng)建了西山實習基地,。
陸克政教授倡導和踐行國際合作與交流,。曾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士進行訪問學習和學術交流活動,。曾赴加拿大和美國協(xié)助聯(lián)系送解釋班學員實習人機聯(lián)作解釋,協(xié)助學校外事部門完成了10多項外事活動,。
陸克政教授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曾任山東石油學會地質委員會委員、山東地震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油氣》雜志社英文期刊China Oil & Gas 特約編委,、中國地質學會第36屆構造地質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石油總公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基礎地質組成員,。多次獲得省部級,、校級各種榮譽稱號。
陸克政教授淡泊名利,、品德高尚,,性格豁達、樂于助人,,處處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秀品質,。他注重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擔任普地教研室主任期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受到全體教師的一致尊敬和好評,。對待團隊年輕人,、教學科研助手和學生平易近人,謙虛隨和,,處處體現(xiàn)關愛,,在工作和學業(yè)中關心他們的成長,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愛護,,營造了和諧上進的團隊氛圍,。他顧全大局,對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即使在退休以后,,仍然以不同方式和方法關注和支持著構造地質學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如經(jīng)常參加學生論文開題答辯,,為院圖書室捐獻書籍資料等,。
陸克政教授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他所摯愛的中國石油大學、他所熱愛的石油教育事業(yè),。他品德高尚,,愛崗敬業(yè),熱愛生活,,樂觀向上,。他的思想,、英名和風范將永載中國石油大學的史冊!
陸克政教授的病逝,,使我們失去了一個好同志,、好師長,對他的去世我們深表哀悼,。根據(jù)陸克政教授生前遺囑和家屬意愿,,逝世后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
陸克政教授永垂不朽,!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