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6日,,王尚旭教授為其指導的博士生殷晗鈞組織了一場特殊的畢業(yè)答辯會,。
為深入開展國際合作,王尚旭教授資助殷晗鈞同學赴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ENS-Paris)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王尚旭教授和法方導師Yves Guéguen教授一直對他進行悉心指導,,定期舉辦視頻會議開展學術討論。哪怕疫情來襲,,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兩位導師商議決定,,依照計劃為其舉辦畢業(yè)答辯會,只是形式由線下改為了線上遠程視頻答辯,。

雖然遠隔千里,,但此次博士論文答辯,嚴格按照答辯工作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答辯在7月6日北京時間下午16點,,倫敦時間上午9點,巴黎時間上午10點正式舉行,。由法國巴黎地球物理學院(IPGP)Satish Singh教授擔任答辯委員會主席,,巴黎高等師范學院(ENS-Paris)Jerome Fortin教授、法國石油與新能源研究院(IFPEN)Mickaele Le Ravalec教授,、英國南安普敦國家海洋學中心(NOCS)Angus I. Best教授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王尚旭教授、Yves Guéguen教授及中法雙方師生共同參與,。

此次線上答辯,,首先由殷晗鈞面向答辯委員會作了題為“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elastic properties of sandstones at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的報告,詳細匯報其在博士生階段的研究工作及相關成果,。隨后,,答辯委員會就論文內容進行提問,由殷晗鈞逐一進行回答,。最終,,答辯委員會對殷晗鈞的博士論文和答辯表現(xiàn)給與了高度的評價,全票通過其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并建議授予其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博士學位,。
答辯尾聲,殷晗鈞感言道:“博士期所取得的學術成果,,離不開兩位導師的啟迪和指引,。特別感謝王尚旭教授提供的學習平臺,以及對赴法學習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感謝這段奇妙的畢業(yè)旅程,!”
此次疫情期間的云端答辯,突破了時空局限,,充分發(fā)揮了“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盡管問題和考驗重重,但在中法兩國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論文答辯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