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院邀請賴達富老師做講座
4月28日下午3:30,應外國語學院的邀請,,我校體育與人文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國陶笛藝術委員會會長賴達富老師在第四教學樓B103教室作了題為《小議音樂與民族文化自信——兼談家庭音樂教育》的講座,。講座也通過騰訊會議在線同步直播,,30多名教職工和學生認真聽取了賴達富老師的講座。
講座由外國語學院漢語國際教育中心主任許有勝副教授主持,。賴達富老師先闡釋了文化的概念,、音樂的內涵和文化自信的含義。特別講到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自身文化的價值,、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的立場與態(tài)度,,文化自信是支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講座中,賴達富老師用歌曲音頻,、視頻和現(xiàn)場演奏等豐富的方式分析了音樂在提升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容易引起共鳴,具有較大感染力和號召力,;容易被人理解,,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傳播;不需過多專門訓練,,人人都可以廣泛參與,;可以代代相傳,無需過多的解釋與說明,。最后賴老師論述了家庭音樂教育——文化傳承的橋梁與紐帶,。賴達富老師用自身豐富的閱歷和經(jīng)驗介紹了三種具體可行的方法:簡單粗暴法,少看電視多聽音樂,;具體行動,,至少讓孩子認真學習一種樂器,可以擁有若干種樂器,;長遠目標,,讓孩子成為音樂的主人和永遠的朋友。在談到學什么樂器的問題時,,賴達富老師認為鋼琴,、大號,、陶笛、二胡等都很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賴達富老師是一位很有活力的學者,也是陶笛,、鋼琴,、葫蘆絲、二胡等樂器的彈奏專家,,柯達伊教法音樂教學的引航者,。賴達富老師的講座生動活潑,既有研究,,又有案例,,還讓師生享受到了現(xiàn)場極富魅力的演奏,講座中間還穿插了許多音樂律動和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講座后,,賴達富老師還就樂器的特點和選擇,兒童的音樂學習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此次講座為學院博雅講壇,,是學院為關愛教職工身心健康,活躍學院教職工文化生活,,依據(jù)《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美育工作的實施方案(試行)》特別舉辦的,。
賴達富,音樂教育家,、陶笛演奏家,;現(xiàn)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文體學院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兼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陶笛藝術委員會會長,、亞洲陶笛協(xié)會副會長、致公黨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國家大劇院特聘專家等學術職務,。賴達富于1996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音樂系,2006年畢業(yè)于美國紐約大學音樂與表演藝術系,,曾獲得福特基金會國際研究生獎學金項目資助,。賴達富近年來曾出版六部教材、一部專著和一部譯著,;曾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致公黨中央社會服務先進個人、北京市民學習之星、致公黨中央海外聯(lián)絡先進個人,、首都高?!靶臉蚬こ獭毕冗M黨外代表人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