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5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一批本科生從五湖四海匯聚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新能源19-2班,,以源為基,、以能為本,、以新鑄夢,,立志為祖國新能源事業(yè)開拓嶄新篇章,!
一,、深根固柢,,打造時代青年思想“源”建設
1.以班為“源”,,提升集體理論建設高度,。

大一一年,班級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了18次集體理論學習活動,,全方位提升班級學生的理論高度,。其中,3次與材料19-2班聯(lián)誼、4次與信息學院,、安全學院,、地物學院班級聯(lián)誼,同時在五月積極響應全國高校與湖北高?!耙粠鸵弧钡男袆佑媱?,與武漢工程大學2次聯(lián)誼,形成了班級,、班與班,、院與院、校與校的聯(lián)動性理論學習模式,。思想建設在于理論學習,,更受益于廣泛宣傳。大一一年,,班級共推出微信推送24篇,,瀏覽量達4000余次;3篇被學院公眾號,、1篇校團委公眾號轉發(fā),。

2.以組為“源”,加深理論結合實踐程度,。
班級以小組為思想建設的中流砥柱,堅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呼吁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班級成員100%參與了共10余項社會實踐,;其中校級重點實踐團1個,,為北京市雙百課題;院級重點實踐團2個,,班級同學通過訪談,、采訪、宣講,、支教,、捐助、調研等多個形式助力抗擊疫情,、脫貧攻堅,。在暑期實踐評優(yōu)中,“戰(zhàn)”新冠肺炎,,“疫”背后故事及服務國家發(fā)展需求,,助力鄉(xiāng)村脫貧攻堅主題社會實踐榮獲學校優(yōu)秀團隊一等獎,并被中國網(wǎng)以“讓愛飛進南華縣”為題報道。

3.以己為“本”,,增大個人思想建設強度,。
班級共有積極分子7名,,發(fā)展對象3名,入黨申請書遞交率100%,;班級成員蔡佳燁經(jīng)層層考核,,成功入選校2020青馬工程訓練營,并宣講回信精神,。全體同學100%參與志愿服務,,多名同學在抗疫志愿中表現(xiàn)突出,在大學生助力脫貧攻堅志愿中,,最長時長達185小時,;劉子玉作為志愿者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慰問老軍人;聶宇婷作為志愿者和花樣滑冰世界冠軍聯(lián)合發(fā)出無償獻血倡議書,,并接受北京電視臺的采訪,。

二、全面發(fā)展,,鑄就時代青年發(fā)展“能”動力
1.博學篤行,,把握學習“能”動力。
班級施行宿舍-年級雙導師制度,;定期開展宿舍衛(wèi)生檢查,;同時形成“資源共享、協(xié)同互助”的學業(yè)互助體系,,加強學風建設,。班級綜測平均成績排名第一,年級前25占據(jù)17名,;1人榮獲國家獎學金,,19人獲校級獎學金,總金額2萬余元,。課程成績年級前10占據(jù)7名,,超過65%的同學進入年級前50%;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80%,;另有五名同學以院最高比例入選新材成長營,。

2.提升素養(yǎng),激發(fā)文體“能”動力,。
班級共榮獲市級獎項4項,、校級獎項10項,,累計14項,。2人次獲誠信主題演講比賽校級二三等獎、市級三等獎,,1人次獲高校軍事特訓營單項第一名,,2人次代表學院獲新生運動會男子200米第二名,、400米第五名,張浩楊,、譚承立代表學院獲新生籃球賽總冠軍,。

3.肩負責任,培養(yǎng)擔當“能”動力,。
班級100%的同學參與社團活動,,共有15人次留任校院兩級學生組織部長,用責任擔當鑄就民族希望,。

三,、與時俱進,規(guī)劃時代青年創(chuàng)新“新”方向
全體成員100%進入實驗室,,并成功立項科創(chuàng)5項,;各項大賽中都有我們的身影;其中,,錢小寧在2020年“創(chuàng)客中國”新疆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選拔賽中獲創(chuàng)客組三等獎,,袁佳瑩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全國二等獎。在實習中,,劉澤軒,、馮經(jīng)緯、劉子玉參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組織的垃圾分類資料收集活動,。

新能源,、新時代、新航向,;新能源19-2班全體成員必將以源為基,、以能為本、以新鑄夢,,立志成為跨學科高端復合型人才,,為中國新能源事業(yè)譜寫嶄新篇章!
